秋 夜 遐 思
文/陈杏梅(云南)
中秋节前夕,朋友圈里美食频现,其中那幅“烧玉米配鲜核桃仁”的美食图,引起了我无限遐思……
记事以来,牙疼的毛病就伴随着我的整个成长过程。而许多美食,又常常会上火引起牙痛。因此,疼怕了的我,很能抵制美食的诱惑。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,与美食相伴的记忆却从不远去。
记忆中很饿的是初中阶段,正值长身体的年龄,加上省吃俭用的年代,从小挑食的我,在记忆中也有好多食物想来垂涎欲滴——
周末是很欢快的日子,住校一周的我们,一切零食都显得无比诱惑,对于农家的孩子,很常见的零食都来自地里。
每个周末,憧憬着和妈妈见面的时刻,叽叽喳喳地有说不完的话,跟着妈妈到园子里砍玉米,连着玉米杆一捆的拖回来。玉米叶一路逗弄着地上的小石子,刷刷刷的声音格外清脆……
烧玉米是妹妹的强项。我想吃,但技术总是略逊一筹,离火太近,烧出的玉米是夹生的;离火太远,玉米又会被烤干,失去了鲜嫩的滋味。而且,玉米面对火的范围不大,得适时地翻滚它,这时手上传来的是一阵阵火辣辣地炙烤,我脸上的表情一定很难看,因为,每次在我觉得不想坚持下去的时候,妹妹都会及时补位,完成烧玉米的“重任”。
*一支玉米烤熟的时候,给谁谁都不吃,互相谦让着,任滚烫的玉米在手里跳跃着当接力棒。很终,还是由其中一人将一支玉米分成几份,大家一起吃,才会有人安心地去烧第二支……
美妙的记忆席卷着一切思绪,回家的念头越来越强烈,中秋小长假,全家归故里显得那么顺理成章。一路上,我思量着,回到家,烧一笼旺旺的炉火,来一次酣畅淋漓的石板烧,再烧上一支香气四溢的青玉米,和着去皮的青核桃仁,细细咀嚼,满嘴生香……从不嘴馋的我,都忍不住想去感受一下那久违的小日子。
600多公里的路程,穿越三个地州,近15小时的颠簸,记忆中的故乡已经真实可触摸。想象中,栽满核桃树的房前屋后该是一片苍翠,临近收获的季节,树上该是累累果实……
终于到家了,父母在的地方就充满温暖。妈妈总是巴不得将所有好吃的都给我们做一遍,哪怕每顿都剩下一大半;爸爸总是细细地询问我们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巴不得了解我们身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情,哪怕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,所用的专业术语,已经超出了他能理解的范围。
心心念念的石板烧,在中秋节上午变成了现实回家以后,一日N餐,美食就没有停过。
对农家来说,中秋节前后,是很忙的季节,核桃已到抢收时刻。于是,我们全家出动,打算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抢收大战。邻居们看到我家浩浩荡荡的气势,总要感叹一番。弟弟和妹夫费力地爬上一棵棵核桃树,凭着脚力和腰力倚在核桃树杈上,挥舞着竹竿敲着枝头的果实。时不时地,你们心目中很可爱的糖宝,冷不丁在出现在树枝上、树叶间。树上的人防不胜防,即使碰到就迅速弹开,皮肤也已经马上肿胀起来,钻心的痒痛伴着无法发作的怒火还未消失,与其它糖宝的亲密接触却接踵而至。小半天后,他们的身上已经布满红肿,可抢收的季节,轻伤不下火线啊,男子汉怎好意思被小虫打败。妈妈、妹妹和不会爬树的先生在树下频繁弯腰拾捡核桃,我和弟媳负责给核桃脱去青皮,大热的天,我们戴着三层手套,还是抵挡不住核桃浆的浸染,那黄褐色的浆汁一旦沾染上皮肤,十天半个月之内可不会褪。
妈妈看着我们一个个狼狈的模样,心疼又自责,连声让我们休息。其实,为了让我们回家安心度假,妈妈甚至提前将地里所有的玉米收回了家,只是急需去皮,然后编结起来悬挂晾晒。我们姐弟几个都说,剥玉米皮好玩,我们负责回家剥。吃过晚饭,我们全家自觉地围坐在屋檐下堆成小山一样的玉米堆旁,边干活边谈笑,儿时的记忆跃上心间——小时候,爸妈在劳作一天之后,熬夜剥玉米皮时,我们姐弟几个总是打着帮忙的旗号玩,在小山一样的玉米棒子堆里,比赛着扒出一个个大洞,蜷缩在里面,感受玉米堆里一阵阵的香气……
谈笑间,小山包渐渐隐去,这是心目中团聚的感觉,干活的理想境界。可这毕竟不是忆苦思甜,劳累、瞌睡、腰酸、拇指(剥玉米的主劳力)生疼,久未劳动的皮肤变得娇嫩,被玉米叶多次摩擦后火辣辣地疼痛。
细致入微的妈妈,总是很善于察颜观色,她一声声劝着我们休息,阻止着我们继续劳动。可我们都明白,活儿不会因为妈妈的心疼而减少,却会因为我们的不参与而让爸妈更累。我们坚持着,希望尽力减轻点他们的负担。我们偶尔帮忙,他们那么心疼,可是看着他们长年累月的劳作,我们却无力改变……依稀中,记起了我读高中时那个场景:爸妈在地里艰辛劳作,爸爸感慨道:“我们这么辛苦地劳动供他们读书,就是希望他们几个可以脱离这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,不知道他们明不明白……”
和父母一起过中秋节,让我那颗已有些飘忽的心,再次受到了故乡的润泽,让我对拥有的一切更加珍惜起来。
癫痫的治疗办法哪里治癫痫癫痫病是否能治好